和阔别五年的澳洲客户叙叙旧
和阔别五年的澳洲客户叙叙旧
在深圳站接到Bronnie 和她的妹妹还有侄女已经是11:00 了,她们是我五年前的客户。 来自澳洲。
五年前,我带她们逛遍了东门,华强北,笋岗小商品还有大芬村,假期五天,她们从澳洲飞到深圳,有时候就是为了买点铅笔橡皮和手工艺品等小玩意。
见面的那一刻,真的特别开心,就像有远方朋友来了一样,我安排她们坐两站公交车到了国贸,并讲了一下深圳发展史,国贸可是当年改革开放的地标建筑啊。 三天一层楼,深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。戏谑了一下高房价,但是总体我说中国人比以前富裕多了,也很感谢自己的祖国。
转战东门,做为东道主呢,我先带她们去美食街逛了一下,酸辣粉啊,奶茶,各种小点心给她们买了一桌子,希望她们体验一下热闹的市井生活。
对于物美价廉的东门货她们自然没有任何免疫力,很快就买了一大包,让我想起了我去尼泊尔的时候,雇一个大哥帮我拎包拍照,进去一家店都是买买买的架势,因为,谁不喜欢又便宜又好的东西呢。
衣服,裙子,腰带,茶叶,首饰,工艺品小礼物,包包,纳入囊中! 我开玩笑的说; 感谢你们对中国经济做出的贡献。
让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细节,我们去了罗湖商业城,她们买了几个手工绣花,据说是要在手工课上用到的。WHAT? 你没听错,我妈妈三十年前的手艺不知道什么时候传到了澳洲,她们居然还有手工刺绣课程! 慨叹啊,传统的文化还是要保留的,之前我一直不理解妈妈和奶奶一天天绣什么十字绣,我是一针也不会动的。
现代的繁忙生活让我选择了各种便利: 定期打扫找阿姨,炒菜用机器人,煮饭电饭锅,豆浆机,榨汁机,距离上次自己炒菜应该有半年了?
我后来又想,这大概是因为人有不同的爱好吧,我倒是很喜欢没啥事写点东西,弄一些创新的小玩意,而奶奶爱好十字绣,她们热衷于传统刺绣,都是各自的兴趣所在,没有谁对谁错,喜欢就好。
其实服务是个很奇妙的事情,怎么做让人觉得你体贴,不反感,过度细心和稍有冷漠都是不可取的,所以我说真的有必要开一个外事接待待人接物的小课程,其中还有好多学问呢。





